战列舰作为核心战斗单位,其获取方式主要分为直接购买、蓝图研究、活动兑换和联络站交易四种途径。联络站交易是相对稳定的获取方式,玩家需在星际地图中寻找己方同盟占领的联络点,派遣舰队与联络站交互后即可购买战列舰。需联络站库存会随同盟控制区域动态刷新,高阶战列舰通常需占领高等级星系才能解锁。
蓝图研究是另一种主流获取方式,玩家需通过商城购买或任务奖励的蓝图箱进行研究,解锁对应战列舰的建造权限。研究过程存在随机性,但可通过积累技术档案定向提升目标舰种的解锁概率。完成每日任务和特殊活动可获得免费研究机会,长期坚持能显著降低获取成本。建造战列舰需消耗金属、晶体等资源,且前置设施等级必须达标,例如战列巡洋舰生产线要求基地升至7级。
部分特殊战列舰如止战级、ST59等可通过赛季协议或限时活动获取。这类舰船通常具备独特性能,例如ST59作为防御型战列巡洋舰,可通过技能加点调整为前排抗伤单位。活动期间需完成指定任务链或参与联盟战役积累积分,兑换时需注意舰船的子型号差异,例如火炮型与导弹型的实战定位截然不同。
工程舰的采集效率直接影响金属、重氢等关键资源的积累速度,建议优先升级工程舰的仓储和采集技能。采矿时需注意资源点储量上限,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效率下降。战列舰的生产队列耗时较长,合理规划多船坞并行建造能缩短成型周期。
实战中战列舰的编组需兼顾火力与生存。建议以巡洋舰或防御型战列舰作为前排,搭配高输出战巡或航母形成复合编队。舰船改装时需根据敌方配置调整武器模块,例如对护甲特攻的轨道炮或针对载机的防空系统。通过舰队指令可实现包夹战术,利用速度差绕开敌方前排直接打击核心目标。
战列舰的获取是资源规划、技术研究和战术配合的综合过程。玩家需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选择适配的获取途径,并持续优化舰船配置以适应不同战场环境。